動物資訊百科

盤古蟾蜍、賞蛙圖鑑、盤古蟾蜍在PTT/mobile01評價與討論,在ptt社群跟網路上大家這樣說

盤古蟾蜍關鍵字相關的推薦文章

盤古蟾蜍在盤古蟾蜍- 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的討論與評價

盤古蟾蜍 (学名:Bufo bankorensis),俗稱台灣蟾蜍、癩蝦蟆,生長在台灣山區與靠近山區的丘陵地,是台灣體型最大的無尾目動物。

盤古蟾蜍在盤古蟾蜍 - 楊懿如的青蛙學堂的討論與評價

分布:特有種,廣泛分布於全省各地,海拔高度可達3000m。經常出現在陸地較開闊的地方,例如闊葉林、草地、開墾地或住家附近,守候在步道、空地或路燈底下比較亮、虫比較多 ...

盤古蟾蜍在圓滾滾的「台灣漢堡」:盤古蟾蜍 - 環境資訊中心的討論與評價

盤古蟾蜍 之間體型差異很大,有的可達20公分,看起來活像個大漢堡,有的則只跟一個拳頭差不多,其中雌蟾比雄蟾體型要更大些,每年九月起到隔年二月,正值 ...

盤古蟾蜍在ptt上的文章推薦目錄

    盤古蟾蜍在Bufo bankorensis 盤古蟾蜍- 台灣地區兩棲類物種描述資料的討論與評價

    學名其他資料, 中文俗名, 台灣蟾蜍、癩蝦蟆. Common name, Central Formosan toad. 學名歷史, 盤古蟾蜍最早是在1908年由美國學者Thomas Barbour(1884-1946) 所命名, ...

    盤古蟾蜍在臺灣國家公園|盤古蟾蜍Bufo bankorensis - 生物多樣性資料庫的討論與評價

    學名, Bufo bankorensis. 俗名 · 成蛙:大型,具耳後腺,全身佈滿疣粒,耳後腺下方延伸到體側有深色寬帶。蝌蚪:全身黑色,無雜紋,吻端圓鈍,腹略扁平。 · 棲息於中低海拔闊 ...

    盤古蟾蜍在盤古蟾蜍 - 隨意窩的討論與評價

    盤古蟾蜍 是台灣蛙類體型最大的種類。個體差異很大從6公分~20公分,雌蟾明顯比雄蟾大很多,雄蟾前肢肌肉粗壯,指間無蹼;後肢看似粗短,趾間有半蹼。

    盤古蟾蜍在盤古蟾蜍- 教育百科的討論與評價

    簡介: 簡介:盤古蟾蜍為台灣特有種,普遍分佈於全島低海拔到3000公尺的山區,但是500~1000公尺的山區分佈數量較多,棲息於開墾地、混生林及闊葉林,在果園、溪邊、路邊或 ...

    盤古蟾蜍在盤古蟾蜍毒性似「毛地黃」 下肚速發4症狀...心律不整成奪命元兇的討論與評價

    溪裡的「青蛙」別亂吃!花蓮6名民眾日前分別因噁心、呼吸困難、四肢麻痺等症狀被送到急診,其中1人到院前不幸死亡,採樣物種確定為誤食盤古蟾蜍釀禍。

    盤古蟾蜍在盤古蟾蜍Bufo bankorensis的討論與評價

    本科只有2種,外觀近似黑眶蟾蜍但其各趾端黑色,本種趾端不具黑色斑,耳後腺可分泌毒液,普遍分布於低、中高海拔之闊葉林,平時棲身陸地,9月到隔年3月為 ...

    盤古蟾蜍在驚!誤把盤古蟾蜍當青蛙花蓮6人吃下肚1死5傷 - 蘋果日報的討論與評價

    而傷者血液樣本交由衛福部物種比對也確認含有盤古蟾蜍毒素,加上現場採集的食餘發現多隻盤古蟾蜍都沒扒皮直接煮食,透過皮脂腺分泌出來的毒液直接被吃下肚 ...

    盤古蟾蜍的PTT 評價、討論一次看



    更多推薦結果